引起尿蛋白的原因
尿蛋白困扰了不少人的生活,所以我们要了解尿蛋白的发病原因,这样才能早日摆脱尿蛋白的困扰。引起尿蛋白的原因有很多,找出原因就可以对症治疗。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
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围内定性为阴性,记为(-)。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0.15g/24h以上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滤过孔的半径约为30埃左右。凡分子量大于6~7万的物质难于通过滤过膜。血浆中白蛋白分子量为69000,分子半径为37 埃左右,因此很难进入尿中,只有分子量小的溶菌酶、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可以被肾小球滤过而进入尿中。
同时,肾小球基膜含有丰富的涎酸蛋白,使其表面形成一阴电荷层,血浆中某些蛋白质虽然分子量不大,但带有阴电荷;同性相斥,亦不能滤过入尿中,血清白蛋白在血清PH为7.42条件下,呈阴电荷状 态,因而也很难通过。此外肾小管对蛋白尿呈无选择性地重吸收。
由于肾小球的疾病,使肾小球滤过膜或电荷屏障受到破坏,就会有大量血浆蛋白被滤入尿中,而出现蛋白尿,称之为病理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性等。
病理性尿蛋白除了肾小球性蛋白尿外,还有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在病理状态下,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多见于肾小管及间质的疾病。
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病理状态下,血浆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大量增加,且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进入尿中,形成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挤压伤等疾病。肾组织性蛋白尿指肾组织的蛋白质进入尿中或肾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向尿中排泌蛋白质。
- 上一篇:水肿是肾病?
- 下一篇:儿童肾病是如何引起的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院长,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系,长期从事肾脏病临床诊治研究工作,曾进修于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先后多次参加肾病研讨学习班,在期刊发表论文数篇。现任... [查看更多]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业务院长,鹤壁市名医。从事肾内科及血液净化工作20余年,先后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上海瑞金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多次被邀参加中西医肾脏病相关学术交流研讨会,发表主编专著一...... [查看更多]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门诊医师,毕业于洛阳医专医疗系。曾进修于零一四二部队总院、河南科大洛阳医院、安阳地区医院、鹤壁市一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擅... [查看更多]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二病区医师,1975年毕业于河南焦作卫生学院中医专业,1983年进修于河南中医学院医附院,多年肾病临床工作经验。 对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lgA肾病、肾盂肾炎、... [查看更多]